論新加坡信托的政策優勢
2022-09-19 16:17:44
新加坡信托
新加坡作為一個杰出的金融中心,是全球和地區大型金融機構的避風港。新加坡的聲譽基于其有序的金融服務業、友好的稅收立法和強大的英國普通法法律體系。新加坡將繼續加強其作為國際財富管理中心領導者的角色。
在新加坡,信托經常被用作財產計劃。在信托結構中,受托人將被指定管理信托資產。信托本質上是雙方財產所有權的分離。一方為受托人,對信托資產享有合法所有權;另一方為受益人,對信托資產享有公平的受益所有權。
受托人代表受益人擁有信托資產,代表受益人的更好利益,對受益人承擔信托義務。雖然受托人擁有資產的法定權力,但他對資產的處置必須以受益人的利益為導向。如果委托人(即創立信托的信托財產的原始所有者)希望保持對受托人的控制,通常的做法是指定一個“保護人”。“保護人”被賦予了普遍的權利,包括撤銷、任命受托人、控制受托人的報酬,或者增加可自由支配的受益人,或者通過啟動更加最終的歸屬條款來終止信托。
雖然受托人法沒有具體談到“保護人”的作用,但在規定任命新受托人或額外受托人的法定權利時,考慮到了這種情況。即可以將委任新受托人的權利授予其他人(受托人除外)。如果將權利授予與信托相關的保護人,則需要確保信托文書能夠被信托法接受并生效。
信托是在委托人、受益人等因素可能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作為長期財富和資產管理的工具。信托的關鍵點在于,當受托人發生變更、信托結構發生變化或者投資策略發生必要的變化時,信托能夠保證足夠的靈巧性,并有權進行調解以適應這些變化。正因為如此,在大多數情況下,固定信托通常是全權信托加遺囑。這樣,一旦信托/投資策略/財產分配出現任何變化,受托人都可以根據委托人的遺囑所傳達的意圖和意志做出準確的判斷和處置。
新加坡的信托法律
在新加坡,信托法主要以英國的普通法為基礎。管理信托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受托人條例、信托公司條例、公共受托人條例、財產處置法、公益法、民法、商事信托條例。新加坡信托法近期的檢討旨在確保法律的現代化,維持私人銀行與信托業的供求關系。
制止永久所有權規則
《受托人條例修改案(2004)》停止永久所有權的規則規定,更長的信托永久期限為100年,實際用于2004年12月15日(含2004年12月15日)以后成立的信托。慈善機構可以免除這些嚴格的規則,如對象的明確性和永久所有權。
反累積原則
2004年《受托人條例修正案》頒布后(即2004年12月15日或之后)成立的信托,可以在信托存續期內累計任何收入,除非信托契約停止收入累計,或信托契約指示其少于信托存續期。不同于允許期限內的收益積累,引導積累的指導無效。
委托人保存權利
《受托人條例》規定,信托不因委托人保存了全部或者任何投資和資產管理權而無效。
新加坡信托的稅收
新加坡是屬地稅制。在新加坡有收入就要交稅。同樣的原則也適用于信托收入。因此,信托在新加坡的收入將被征收所得稅。通常,受益人不負責對信托的未分配收入納稅,除非明確表明該收入屬于他。以下是信托的一般納稅義務:信托通過受托人在新加坡的貿易或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需要根據受托人級別進行后期納稅。分配的信托收益本質是資本利得,所以不會分配給最終受益人然后提高稅收。信托收入(不同于貿易或業務收入)的稅務處理取決于受益人的居住權和受益人是否享有信托收入。
及格外國信托的稅收
在新加坡,信托公司管理的符合條件的外資信托公司,如果符合條件,可以申請對其指定投資的特定收益免稅。申請免稅的資格標準已經擴大,包括更多的合格受托人和受益人。因此,允許申請非傳統投資工具的外國個人也可以申請免稅。
及格國內信托的稅收
符合條件的境內信托,在2006年2月17日及以后,如符合條件,可申請在國外或新加坡指定投資的特定收入免稅。合格境內信托將收益分配給受益人后,受益人無需再次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