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你真看懂“2.5天小長假”政策了嗎?
2020-07-21 09:24:29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5日電 (宋亞芬)近日,十余省份鼓勵實施 “2.5天小長假”的政策意見引發關注和討論。中新經緯官方微博發起的調查顯示,72.3%的網友對鼓勵實行“2.5天小長假”表示支持,僅有5.7%的網友表示反對,另有10%和12.1%的網友選擇了“因地制宜”和“反正與我無關”。
中新經緯客戶端瀏覽相關評論發現,網友大多關心的是“2.5天小長假”能否實現的問題,幾乎沒有一個人關心“2.5天小長假”是如何實現的。關于這個政策,可能很多人都誤解了。
“2.5天小長假”前提是彈性工作
如果你以為鼓勵“2.5天小長假”,是每周比原來少上半天班,中新經緯客戶端可能要給您潑一盆冷水了!
仔細閱讀7月1日中共江蘇省委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實施意見》可以看到,文中明確表示是“鼓勵錯峰休假和彈性作息,探索在有條件的地區實施‘2.5天小長假’”。其他各省的文件也是使用的類似表述。
也就是說,即便你所在的地區和單位可以落實“2.5天小長假”,也需要在彈性工作的前提下先完成您的每周工作。不過,很多人好像都忽視了這個前提。有網友表示“等普及了雙休再說吧”,也有網友表示“支持,最好上1天班,休6天”。這好像真的有點跑偏了!
實際上,各省政策文件是響應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而實行的。《意見》提出“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優化調整夏季作息安排,為職工周五下午與周末結合外出休閑度假創造有利條件”。
對于2.5天小長假如何來休,原國家旅游局也曾明確回應,要在遵循國家法律規定每周40小時工作時間的前提下,將周五下午的工作時間提前安排到其他工作日中,使周五下午騰出來與周末結合外出休閑度假,而不是縮短每周法定工作時間、周五下午直接安排放假。
所以,實際上鼓勵“2.5天小長假”只是對于彈性工作制的一種制度鼓勵,實質是希望形成小長假經濟,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
“2.5天小長假”有多大消費潛力?
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旅游人數55.39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0.8%;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5.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5%。
巨大的消費潛力也是吸引越來越多的省份加入到鼓勵“2.5天小長假”政策實施陣營的巨大動力。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學術顧問、北京旅游學會監事會主席李明德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采訪時表示:“政策本身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全國強制實施是沒必要的,也涉及到法規的修改等等。而且中國旅游市場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所以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單位實行2.5天小長假很不錯。”
李明德認為,隨著“2.5天小長假”制度的推行,市場上肯定會出現相對應的旅游產品,對于區域旅游、親子家庭旅游市場會有一定推動作用。
不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游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云認為,鼓勵實施“2.5天小長假”對旅游消費恐怕形成不了太大的拉動作用。“由于政策本身是基于彈性工作制,有很多單位可能實現不了,包括像公務員、事業單位其實都很難實現。如果只是極少數的人能夠實現,一旦人數上不來的話,可能不會有我們希望達到的那種明確地拉動效應。”
吳麗云同時表示,小長假雖然可以形成一個集中的消費,但是也會造成一些問題。比如說交通和景區的過度擁擠。
吳麗云建議,各地鼓勵旅游消費其實也可以從鼓勵落實帶薪休假和靈活放假入手。“各省可以結合各地一些重要的活動或者節日靈活放假,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拉動消費。因為只有一個或幾個省市在這一個時間段內是休假的,這些省市的人要分散到全國的旅游目的地去旅游,人數較少,消費者的體驗也會更好一些。”
文章來源:中新經緯